華潤江中:破“紙”成蝶,引領中藥科研智慧躍遷 | 標桿100
一張張實驗記錄紙上寫滿數據,一臺臺精密儀器旁圍著研究人員,一疊疊項目文件在各部門間傳遞……這是傳統研發實驗室中最常見的場景。
而在華潤江中的實驗室里,這樣的畫面正在悄然改變。
一位研究員拿起平板,對著設備二維碼輕輕一掃,使用記錄自動生成;實驗數據實時上傳至系統,自動完成計算與歸檔;項目經理在辦公室就能查看項目實時進展,預算執行情況一目了然……
這一切變化,都源于華潤江中與金現代共同打造的研發一體化管理平臺正式上線。
破局:一場悄然而至的數字化變革
2024年復盤,華潤江中的研發團隊面臨著一個幸福的煩惱:研發項目越來越多,實驗設備越來越先進,科研數據呈指數級增長。如何讓管理跟上創新的腳步?如何讓數據真正"活"起來?
經過多方考察和深入交流,華潤江中選擇與金現代攜手,開啟了一場研發管理的數字化升級之旅。
需求響應跟進墻
共建:一棵"研發智慧樹"的茁壯成長
項目啟動會上,雙方團隊一拍即合:"不是簡單地把線下流程搬到線上,而是要構建一個真正智能化的研發生態系統,用一套系統滿足研發方方面面的工作。"
通過47次周會、34次聯席會議的密切溝通,最終打造出以研發一體化平臺為數字底座,四大系統協同聯動的整體解決方案。
于是,一棵獨特的"研發智慧樹"開始生根發芽:
01 堅實樹干
研發一體化平臺:提供統一的技術底座和數據中臺,支持五端協同(PC、平板、手機、PDA、大屏)。
02 四大枝干協同發力
項目管理系統:通過統一化、流程化、合規化、可視化強化項目管理,達到降低成本和風險,提升效率和能力,實現從預研、立項、計劃、執行到結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支持項目預算實時跟蹤和風險自動預警。
實驗管理系統:提供ELN電子實驗記錄本,支持設備數據自動采集、實驗方案模板化和報告自動生成。
設備管理系統: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,包含預約、使用、保養、維修等完整流程。
物料管理系統:覆蓋從采購、入庫、領用到報廢的全流程,支持項目維度成本歸集,保障研發物資精準供應、成本可控。
在這棵“樹”上,各個系統不再是信息孤島,而是通過至少24個接口實現多個系統之間無縫聯通,研發業務的流轉率達到100%,數據像養分一樣自由流動,滋養著整個研發體系,并且多個系統融合成一個“研發一體化”平臺,用戶無需反復登錄多個系統,即可高效完成所有操作。
平臺堅持以項目為主、資源為輔、實驗為核心的主線,形成三位一體化管理模式,不僅實現了研發全流程的數字化覆蓋,更通過AI賦能與數據貫通,顯著提升了決策分析能力,推動研發降本增效,為華潤江中打造了一個高效、合規、智能的國內領先的中藥科研管理平臺。
成果:數字化研發的新范式
經過團隊夜以繼日的全力投入與高效協作,研發一體化平臺成功落地,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。
該平臺上線后,華潤江中研發管理實現了從“線下散點”到“線上系統”的根本轉變,不僅提高了各部門協同效率,更在項目把控、實驗規范、設備利用和物料管理等方面體現出顯著效益:
· 項目管理效率提升80%,預算控制精度顯著提高;
· 一鍵高效匯總項目各個階段產出的成果文件,整理效率提升100%;
· 任務必有實驗方案,降低實驗員的工作難度,實驗效率提升15%以上;
· 樣品檢驗自動關聯模板,為定期檢測實驗提醒減負50%;
· 自動識別化合物分子量,記錄合成路線,不必反復切換多個軟件;
· 輔助設備部3個人管理400-600臺設備,大大解放勞動力;
· 自動周期性形成設備檢定校準計劃,工作量從3天降低為2分鐘;
· 物料采購單據處理工作量降低95%,電話溝通次數減少90%以上;
……
這些數字背后,是研發管理模式的全新蛻變。這讓科研人員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,能夠更專注于創新研究。每一個實驗、每一分經費、每一臺設備的使用,都在為未來的科研創新積累寶貴的數據資產。
未來:從數字化平臺到智能化生態
金現代與華潤江中團隊緊密協作,成功建設這一行業頂尖的研發一體化平臺。該平臺不僅成為華潤醫藥研發數字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為整個中藥行業的研發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標桿經驗。
未來,金現代將繼續與華潤江中緊密攜手,持續優化平臺功能、深化數據應用,推動系統從數字化向數據驅動與智能決策全面進階。伴隨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,我們致力于將實驗全流程逐步模塊化、標準化,最終邁向實驗全流程自動化。金現代愿助力華潤江中在中藥創新研發道路上穩步前行,成為中藥領域的領頭羊,并為推動我國中藥研發行業的數智化升級持續貢獻力。
